首页   >>   师资队伍   >>   正文

何艳秋


姓名

何艳秋

性别

出生年月

1983.9

籍贯

重庆

民族

汉族

学位

博士研究生

职称

副教授

办公电话

E-mail

linxiatingqiu@126.com

传真

028-86290893

联系地址

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管理学院 邮编:611130

研究方向

农业环境污染治理,经济统计分析

个人简历

教育状况

1.博士 2010.09-2013.06 西南财经大学 统计学

2.硕士 2006.9-2009.3 西南财经大学 数量经济学

3.学士 2002.9-2006.6 西安财经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工作经历

1.2013.07至今 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著作(教材)论文

1.何艳秋中国能源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和地区分配研究西南财大出版社2016.3

2.何艳秋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性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7.6

论文

1.Yanqiu He⁎, Siyu Zhu, Yun Zhang, Yanchi Zhou. Calculation, elasticity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agricultural greenhouse gas shadow prices.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21,148061,SCI(Q1,TOP)

2. Yanqiu He, Xiang Lan, Zuoang Zhou, Fang Wang⁎. Analyzing the spatial network structure of agricultural greenhouse gases in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2020, SCI(Q2)

3. Yanqiu He, Xueying Cheng, Fang Wang, Ya Cheng. Spatial correlation of China’s agricultur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 technology spillover perspective, Natural Hazards, 2020, SCI(Q2)

4.何艳秋,陈柔,朱思宇,夏顺洁,王芳*.策略互动和技术溢出视角下的农业碳减排区域关联,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1,CSSCI

5.何艳秋,成雪莹,王芳⁎,技术扩散视角下农业碳排放区域溢出效应研究,农业技术经济,2021,CSSCI

6.陈柔,何艳秋⁎,朱思宇,徐杰.我国农业碳排放双重性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软科学,2020,CSSCI

7.何艳秋,徐杰,朱思宇,陈柔,戴小文⁎.空间、经济、技术三维视角的省际农业碳关联研究,2020,浙江农业学报,CSCD

8.何艳秋,陈柔,吴昊玥,徐杰,宋艺.中国农业碳排放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动态研究,2018,中国生态农业学报,CSCD

9.何艳秋,戴小文.中国农业碳排放驱动因素的时空特征研[J].资源科学,2016,CSSCI

10.何艳秋,庞皓.中国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基本框架的构建[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5,CSSCI

11.何艳秋.中国碳排放国际转移的行业敏感性分[J].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2016,CSCD

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农业碳排放区域关联及协同减排机制研究,2018.1-2020.12,主持,已结项;

2. 2021年度四川省社科规划项目,技术创新视角下省域农业碳减排的协同策略研究,2021.7-2022.6,主持,在研;

3.四川省十三五规划项目,我国农业碳排放双重特性及影响因素动态研究,2018.12-2019.12,主持,已结项;

4.四川省十三五规划项目,中国农业碳排放时空演变规律及排放绩效随机收敛性研究,2017.7-2018.6,主持,已结项;

5.四川省十二五规划项目,国民经济存量核算中数据采集制度的建立—国民资产统计调查制度基本框架,2016.11-2017.5,主持,已结项;

6.四川省十二五规划项目,四川工业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的建立和应用研究,2015.11-2016.10,主持,已结项。

奖励及其他

第十三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指导学生参加第十六届“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四川省二等奖;

四川农业大学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奖二等奖。

社会兼职

四川省统计学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