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师资队伍   >>   正文

杨锦秀


姓名

杨锦秀

性别


出生年月

1965年10月

籍贯

重庆垫江县

民族

汉族   

学位

博士

职称

教授

办公电话

0835-2882128

E-mail

yjx9108@163.com

传真

0835-2882887

联系地址

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新康路46号,四川农业大学组织部

研究方向

农村发展理论与政策、农村人力资源管理、产业经济学

个人简历

教育状况
2002.9-2005.6  西南财经大学读博士研究生,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1996.9-1999.7   四川农业大学读硕士研究生,获管理学硕士学位
1983.9-1987.7  四川农业大学读大学本科,获农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7.7-1991.5   重庆垫江县种子公司工作
1991.5-2001.03  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作,历任院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和院长助理
2001.03-2010.03 四川农业大学人事处工作,历任副处长、处长
2010.3-至今     四川农业大学组织部工作,任部长

杨锦秀,女,重庆人,汉族,中共党员,经济学博士。四川农业大学组织部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已公示)、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四川省政府研究室特约研究员。
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子课题1项,欧盟合作课题子项目主持1项、参与1项,主持省、部级项目11项,政府和企业委托项目5项,出版专著、教材6部,先后在农业经济问题、农业技术经济等CSSCI期刊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先后获得: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次(排名唯一、第二),三等奖1次(排名第三);市厅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2次(排名第一、第二)、二等奖2次(排名第三、第四),三等奖1次(排名第二)。
重视将专业研究成果应用于地方政府的政策与制度创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其中针对西南地区农民工流动对流出地新农村建设的影响调报告,先后得到四川政协领导指示,农村人力资源培训的调查研究报告、农村实用人才调查研究报告等,得到省人才领导小组的认可和重视。多项研究报告被地方政府采纳后制定成地方政府规章或规范性文件。先后被授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已公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等荣誉称号。
先后承担本科生的人力资源管理、现代管理学、硕士研究生的应用经济研究方法论、博士生的农林经济理论与政策专题等课程。曾获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三等奖。
一、专著、教材
1.中国蔬菜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中国农业出版社,独著,2005年12月
2.西南地区农民工对流出地新农村建设的影响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排名第一,2011年9月(慧眼独具的“三农”新作――《西南地区农民工对流出地新农村建设的影响研究》.杜受祜研究员,光明日报2012.4.21)
3.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排名第四,2004年1月
4.西南少数民族贫困县贫困和反贫困调查与评估,中国农业出版社,排名第四,2011年12月
5.现代市场营销学,四川科技出版社出版,副主编,1996年9月
6.现代管理学,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主编,2001年11月
二、发表论文(排名第一和责任作者论文代表作)
1.失业返乡农民工外出务工意愿实证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10(1)CSSCI;农业经济研究(复印报刊资料) 2010(5)CSSCI
2.城乡人力资本投资行为研究.财经科学,2012(1)CSSCI
3.创业补贴下农民工寻租行为的博弈分析.经济管理,2012(3)CSSCI
4.农民工对流出地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影响.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8)CSSCI
5.依靠科技进步,增加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农业技术经济,2001(5) CSSCI
6.促进畜牧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策研究.农业经济(人大复印资料),2000(1) CSSCI
7.论循环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经济,2007(5) 核心
8.蔬菜批发市场发展对策研究.农村经济,2004(4)核心
9.建立蔬菜中介组织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农村经济,2003(11)核心
10.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研究.农业经济,1999(9)核心
11.The 2nd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Intelligent Systems and Applications (ISA2010), 2010   Study of training investing behaviors between migrant workers and enterprises based on evolutionary game theory 2010.5,EI收录
12.基于熵权的农民工对流出地影响的模糊综合评价.农业技术经济,2008(4)CSSCI
13.省际人口迁移缩小地区收入差距的作用机制探讨.农业技术经济,2008(6)CSSCI
14.博弈论视角下的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9(8)CSSCI
15.流出地农民工家庭政治参与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9(12)CSSCI
16.乡村旅游者重游决策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农业技术经济,2010(7)CSSCI
17.农村土地整理绩效评价问题.财经科学,2011(7)CSSCI
18.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entrepreneurial competency of rural migrant works on willingness.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cience,(mass 2010),2010(8),EI收录  
19.乡村旅游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重庆市497位城市游客的调查数据.农业经济问题,2008(12)  CSSCI
20.外出农民工回乡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08(3)CSSCI
三、主持科研项目
1.主持国家级课题
(1)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西南地区农民工对流出地新农村建设的影响研究》(08BJY100) (完成)
(2)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公共资助就业培训项目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实施效果研究》(在研)
(3)主持国家重大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招标课题《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07&ZD027)子课题《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技术创新道路》(完成)
(4)Managing Pesticides in vegetable systems in South-east Asia: combining Environment and Trade (MAPET)东南亚蔬菜农药管理体系对环境和贸易的影响 欧盟合作课题子课题(中国蔬菜市场战略子课题)2004-2006年
2.主持完成和在研省级课题
(1)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改革与完善研究1996 -1998年)
(2)农村政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1999-2001年
(3)农民增收问题及对策研究2000-2002年
(4)四川省蔬菜市场发展的经济学分析2003-2005年
(5)四川省丘陵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2005-2007年
(6)中小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危机管理研究2005-2007年
(7)农民工对流出地社会经济影响案例研究2007-2008年
(8)新型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研究2008.4-2008.12年
(9)四川农民工对流出地城乡统筹的影响研究
(10)四川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研究2012-2013(在研)
(11)四川省柑橘产业发展经济学分析 2011-2012(在研)
主研国家社科基金《西南少数民族贫困县贫困和反贫困调查与评估》等国家和省级以上等课题20项;
四、教学工作
讲授的博士课程:农林经济理论与政策专题
讲授的硕士课程:应用经济研究方法论
讲授的本科课程:现代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
五、获奖
1.《中国蔬菜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2007年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唯一排名;
2.《西部循环型农业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2011年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二;
3.《基于扶贫开发视角的四川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2011年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三;
4.《“五位一体”人才培养质量工程的创新与实践》2010年获四川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排名第八;
5.《农林院校经济管理类本科教育的实践体系研究》2001年获四川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三;
6.《四川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危机预警机制研究》,2006年获四川省首届“中小企业发展”有奖征文评选一等奖,排名第二;
7.《农民增收问题及对策研究》,2006年获雅安市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
8.《安市退耕还林农村区农村情况的调查分析》,2006年获雅安市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排名第四;
9.《动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对策研究》,1999年获省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奖三等奖,排名第二;
10.《于扶贫开发视角的四川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2010年获省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