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风采   >>   正文
师生风采

吴昊玥:扎根于土壤,结果在四方


个人简介:吴昊玥,管理学院资源经济与土地管理专业2019届博士研究生,师从陈文宽教授。以第一作者(共同一作)身份在SCI、SSCI、CSSCI、CSCD等收录期刊发表论文14篇,累计影响因子57.179,其中中科院TOP期刊3篇、CSSCI 收录 B 类高水平期刊2篇。参研省(部)级课题14项,主笔报告获得省(部)级领导9次批示。获评优秀学生标兵、国家奖学金、国家公派留学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一等奖、省级优秀毕业研究生等荣誉20余项。

穷理以致知,反躬以践实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成海。吴昊玥在科研学术领域潜心钻研、愈行愈远。在川农八年的时光里,从本科时期首次接触科研的“小白”,到现在拥有丰富科研成果的博士毕业生,她相信每天微小的积累会决定最终的结果,因此从不停歇。

吴昊玥回想首次接触科研的经历,老师手把手地教她科研论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她曾为第一篇论文整理了三万多个数据,并进行了数次修改,最终坚持不懈的努力换来了好的结果,也带给了她深耕科研领域的信心。“科研本身没有差别,但随着专业学习的推进,科学研究也从粗略的方面向更细致的方向前进,我的认知也在不断变化,对于整个领域的认识更加全面、更加清晰。”在研究生和博士阶段,吴昊玥以农林经济管理知识为基础,把科研重点放在了低碳农业和耕地利用低碳转型上,围绕中国农业碳排放和耕地利用现状进行了大量的数据分析和研究,并在SCI、SSCI等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论文。

作为一名科研人,吴昊玥对科研领域的认识和感悟拥有国内外不同视角。在公派赴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联合培养的一年中,吴昊玥跟随外国导师进行了一个农业与林业学院博士生科研项目,导师和她作为主要负责人经常通过线上会议交流论文写作,导师还利用暑期休息时间和她探讨学术问题,这让她十分感动。这段印象深刻的异国科研之旅让吴昊玥收获满满,她分享道:“在这段科研经历中,我看到了国外科研学者身上的宝贵科研精神,这种为学术努力付出、不计得失的态度和品质值得我们去敬仰和学习。”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在别人眼里,我的课题研究一帆风顺、水到渠成,其实不然,我也面临过挫折和困境。”吴昊玥回忆了博士阶段开题失利的经历,面对开题报告不成熟的问题,吴昊玥第一次体会到了“输”的感受,这件事让她受到了打击,也启发了她的思考。导师陈文宽告诉她:“我们要学会倾听不同的声音,不能在研究中故步自封,要吸收他人的意见。”两次开题失利让吴昊玥迅速调整自己的状态,综合导师和专家的意见,把握追加开题的机会,最后顺利开题,后来顺利通过预答辩、盲审、最终答辩,并且教育部5份盲审成绩均在90分及以上。她以《中国耕地低碳利用绩效时空分异及驱动因素研究》这篇博士毕业论文为八年的学术之旅画上了完美句号。

“世界上大部分事都没有太大意义,真理与热爱除外。”这句话是吴昊玥最喜欢的作者写的,也是支撑她在科研道路上前行的“强心剂”。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她不忘川农大校训中“追求真理”的指引,在科研道路上追求所爱,始终不渝。

笃志农经梦数载以贯之

八年前,初入四川农业大学的吴昊玥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结缘,开启了数载青春的拼搏时光。本科学习伊始,她并未对自己所学的专业领域有太深认识和见解,在她眼里,功课和成绩就是所有的目标,尽管当时的多数课程她都能拿到最高分,但她未曾仔细思考过专业的学习对于自身前途有什么意义。面对优生分享会上新生对于专业未来发展的提问,她苦于自己对于专业认知不够深刻,没能给出确切答案。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她开始跟随导师进行实践调研,与导师一次次到乡间田野走访,她逐渐明白了自己对于专业的认知不足,课堂学习并不足以支撑专业的全貌。从校园到田野,她逐步意识到农经专业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对于农业农村的重要意义,也明确了自己作为农经人的使命。

把论文写在土地上,把学术置于田野中。如今再次面对关于农经专业的相关提问,吴昊玥已能对答如流,并颇有见解。她强调系统地认知专业知识的必要性,而这在专业课过程中即可做到;如果想投身科研需要尽早了解前沿热点,并尝试去与老师前辈接洽,尽早做好准备。而对于农经专业来说,更为重要的便是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吴昊玥回忆到第一次的实践是在2017年9月,她跟着自己的硕士生导师做脱贫攻坚的第三方评估实践调查,这也是她第一次了解最真实的农村。在访谈农户的过程中,她发现了很多事情和书本上不太一样,这让她收获到了更多理论之外的东西。同时在当时脱贫攻坚决胜阶段的大背景下,她更加体会到了本专业在国家政策和发展规划上有更大现实价值。“农经人应热衷于深入田间地头,去看看真实的农村是怎么样的,国家战略鼓励我们下沉基层,这有利于培养科研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

经历了农经专业的探索与尝试后,吴昊玥做任何事情更加认真、更加踏实,更加注重实践过程而不是一味追求结果,“农经”二字对于吴昊玥而言,早已不是简单的专业名称,而是化作坚定的信念、使命和理想,是一次次启程的出发点,也是浩浩学术山海的归途。

感念吾所爱,竭诚于理想

读博路上,那些与吴昊玥一路相伴、给予帮助的人也是她取得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其中,吴昊玥由衷感谢自己的硕士及博士生导师陈文宽教授。在她眼中,陈文宽不仅是学术道路上的引路人,更是一盏明灯,在困境中指引她继续前行。对于自己的本科论文导师何艳秋老师,吴昊玥也心怀感激。她看到了何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对课程的热爱,于是她坚定选择并主动跟随何艳秋进行学习。而她的真诚也同样打动了何艳秋,她的悉心指导为吴昊玥日后取得的成功铺垫了基础。最后,吴昊玥补充到,自己在芬兰公派联培时的外导Timo Sipilainen对于她细致而耐心的关照同样令她在异乡倍感温暖。

吴昊玥认为,每个川农人的进步和学校的进步都息息相关。在川农学习生活了八年,她目睹了科创中心的横空出世,又看到了西康楼拔地而起,同时她还见证了川农科研实力不断进步。变是如此,不变亦然。吴昊玥说道:“图书馆门前的稻田虽然年复一年地更替轮换着,但它俨然成为学校的耀眼‘名片’;川农学子届届人去人往,但‘川农大精神’和校训代代传递,永垂不朽,这就是我眼中的川农。”

八载春秋,吴昊玥从未停歇求知的脚步。科研学术成果累累,她终于在农经学海中找到了属于自己人生理想的“答案”。山高水远,映照初心,“感恩川农栽培了我,未来我也计划留在母校工作,因为我希望把这里当做我毕生拼搏和奉献的地方”,她也将不忘川农人的使命,再次乘风而起,为“三农”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