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学院“四川地区农民财产性收入提高路径小分队 ”一行7人前往德阳市罗江县蟠龙镇合圣村和白马镇松林口村展开调研。
此次调研从“土地流转情况”、“家庭财产性收入情况”等方面展开,来了解农民的财产性收入现状。小分队成员通过实地走访了解到,当地村民大多在自己的土地种植青花椒获得收入,土地流转性较差;极少数农户会选择承包土地进行规模化产销。由于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今年花椒的价格较往年下降不少,农户的收入也受到一定 程度的影响,因而解决农户土地流转问题,实现农民增收,政府相关部门正在行动中。
随后队员们前往白马镇松林口村,这里的多数村民都有闲置的土地,有些村民甚至将土地转让给他人耕种,自己进城打工谋生。在调查中队员们了解到一位3口之家的农户经营包括自家耕地在内的13亩土地,主要种植水稻、西瓜、玉米、花生等作物。该农民表示由于家里人口数量有限,经营这些土地的劳动强度很大,但经济收益相对可观。由于村中土地面积大,劳动力较少,多数农民希望能有大型的农业企业承包、租用土地,将多余的土地流转出去,减少不必要的土地荒废,同时能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
队员在与当地农民交谈中深切地感受到农民的热情,同时也了解到他们对解决农村土地流转、闲置问题,实现自身财产性收入增长的关注。盘活农村财产,解决土地问题,让农民拥有更多财产性收入,小分队正在路上。
据悉,“四川地区农民财产性收入提高路径调查小分队”的调研实践活动正在持续进行中,队员们将对不同的村民进行更深入的调查。
